欢迎进入中华罗氏新闻网—您身边的媒体服务专家
当前位置:首页 >> 世系渊源 > >
古蔺白家山罗风家训调查
点击量:
 

  罗 树

  白家山现在是古蔺县永乐街道水落村管辖,是印合山往水落的一片缓坡地带,山势雄伟,山岭众多,青山一片,郁郁葱葱,层层梯田,土地肥沃。

古蔺白家山罗氏家风家训调查

  入川罗氏定居的白家山▲

  白家山罗姓是个赫赫有名的书香之家,闻名十里八乡。《古蔺文存》(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版)收录的《罗氏家训》,就是古蔺版的“朱子家训”,是其入川第六代罗崇燮贡元所著。

  01

  购地置业 落户川南

  据《罗氏家谱》,罗氏先祖罗青山是兄弟三人。大哥罗白山,奉召往京;二哥罗燕山,入籍南川,子孙忘名。罗青山于明朝嘉靖年间,从江西吉安府庐陵县迁至四川遵义府(当时遵义府属四川管辖,1727 年才划归贵州)桐梓县娄化里罗家(堡)。

  罗青山之孙罗正位,于清初携子罗良衮迁居四川永宁府,落脚苗沟(今龙山镇鱼化苗沟),数年后又辗转至溪(今皇华镇)居住数十年,罗正位是其入川一世祖。

  白家山是罗氏二世祖罗良衮购地置业迁居落业前的地名,沿袭至今。入川二世祖良衮于清康熙年间,择居时为永宁府乐荣里一甲的白家山购置田地后,从此族居白家山。

  白家山罗氏在云贵川几地已发展至九百多户四千余人。改革开放以来,移居全国各地甚至海外的族人不断增加。

  02

  耕读为本 非读即耕

  白家山土地肥沃,物产颇丰。祖辈勤劳耕作致富后,不断购置田地,成为较为富庶的乡绅。族人提倡耕读为本,形成家风,把种地和读书作为罗氏后裔的要求。要求族人送其子弟入学,不少成为当地时代精英。

  清代中期到后期白家山的罗氏陵墓,多数的是造价昂贵的大花坟,其墓志铭上基本上都有勤劳致富、勤奋苦学的记载,其家族陵园有两处是泸州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。

  03

  罗氏家训 闻名乡里

  白家山罗氏家风家训,最早形成文字的是第六代贡元罗崇燮写的,中共古蔺县委宣传部和古蔺县教育局主编的《古蔺文存》(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版)已收录,有赞誉说是“古蔺的朱子家训”。

  罗崇燮家训:

  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。夫妇和,朋友信。见老者敬之,见小者爱之。有德者年虽下于我,我必尊之;不肖者年虽高于我,我必远之。勿谈人之短,勿矜己之长。仇者以之,怨者以直报之。人有小过以量容之,人有大过以理责之。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处公无私仇,治家无私法。勿损人利己,勿妒贤嫉能。见不义之财勿取,遇合义之事则为。习诗书,崇礼义,教子孙,宽奴仆。守我之分,听我之命。人能如此,天必相之。此乃常行之道,不可一日无也。

  罗崇燮是古蔺历史上有记录的早期文化人之一。罗崇燮家训只有一百七十六个字,言简意赅,从忠孝、道德、礼义、读书、教育等等方面对族人提出要求,跨越时代,催人奋进,至今仍然有积极意义。

  04

  人杰地灵 名冠豫章

  白家山罗氏家族享誉蔺州。其前清秀才、贡生有二十一人。恩进士加封诰授奉政大夫罗崇燮、正七品罗国安、罗于星、罗克一、罗克传,正八品有罗国昌、罗谅、罗誾、罗思缙、罗于绶、罗克开和其他十一个国学士、京学士、监生,都是白家山罗氏清代名人。

  

  05

  前清贡元罗崇燮

  据《罗氏家谱》《古蔺文存》和罗崇燮墓志记载,罗崇燮是贡生。

  罗崇燮是入贡科名,字思辅,号凤山,又号净原,是白家山皇恩钦锡正八品罗谅 (号尽善,罗氏入川第五代)之子,生于乾隆四十六年(1781)辛丑二月二十九日卯时,是当地三合头生长人氏。

  罗崇燮幼年聪慧,在其父的教育下,矢志读书,勤奋努力,考中秀才后,由秀才选拔成为贡生,是同学诸子中的佼佼者,成为叙永军粮府辖地的名士,时人称之为“罗贡元”。

  古蔺白家山罗氏家风家训调查

  《古蔺文存》所载罗崇燮《家训》▲

  从《罗氏家谱》及罗崇燮墓志所载能看出,罗崇燮是参加选拔考试的“拔贡”, “罗贡元”可能是“拔贡”考试的第一名,才称之为“贡元”。

  “拔贡”的与其他贡生不同,显而易见含金量是相当高的。从罗崇燮家族墓志铭中,用今天的话来讲,“厅官”“勒授文林郎四川直隶叙永军粮府正营加三级记录四次年家周士儒”能为其母吴氏作墓志铭,可以证明罗崇燮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之高。

  罗崇燮于同治十年壬申三月七日子时去世,享年九十二岁,朝廷加封诰授奉政大夫、恩进士。

  罗崇燮是古蔺历史上有记录的早期文化人之一,与1808年恩科中举的新庄(今观文凤鸣村)孙道中是同时代人,比古蔺杨柳恩进士颜遇春大四十六岁,比古蔺场“儒宗”许砺棠大四十七岁。可见,罗崇燮当时的“贡生”地位,是古蔺区域一个时代了不起的文化精英。


第40个教师节中华罗氏宗亲荣获国家表彰名单